红石崖古地震遗址
http://www.www.pjchep.com    日期: 2013年11月17日     365bet娱乐场官网

峡谷会保存时间留下的痕迹,高山会记住历史形成的沧桑。红石崖为五百年前一场大地震后,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址,它以撕裂与崩陷的姿势,展示着大自然让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的一面。

一、明朝正德六年永胜大地震 

据《云南通志》、乾隆《永北府志》、《永胜县志》史料记录。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农历五月初六永胜境内发生了一次严重强烈地震。据有关资料记载,震级为8级,震中裂度10度。震中在永胜县城东北纬26&d;42&d;,东径100&d;42&d;,即今北胜区北部的胜利、中和、兴营之间,方圆9平方公里。地震波及大理、丽江、鹤庆、剑川、邓川、宾川、云南等府州县百里。

[]

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在今永北镇,县城范围62平方公里的平原坝区,有2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地势陷沉,向西北下降二十米左右,北部的坝区平面破裂,形成千沟百阱。原来由北向南倾斜的平原,变为中部高、南北低的形势。原来南北平行的澜沧卫城,变为由北门上十字街了。城内外居民房舍共倒塌一千五百多家,人口伤亡千余人。从当时的居民户数和人口来看,房舍倒塌一千五百多家,人口伤亡千余人已不是小数。据《正德云南志》载,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北胜州人口只有15994人。

此次地震造成城西红石崖扩大断裂,岩石倒塌,春水泉消失。三川坝中部,从东到西地势下沉。澜沧卫军人“寓兵于农”的三川坝军屯粮田一万多亩下陷涌出地下水,形成西山草海和九龙潭草海。军民出入乘船或绕道出行。

永胜红石崖地震遗址2005年初被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不仅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也是永胜旅游开发的景观之一。

[] 二、红石崖地震遗址

清代贡生杨魁榜游览红石崖后赋诗曰:红崖传禹迹,荒诞不可穷,顾此双崖壁,凿壁实天工。丹嶂悬千仞,河流一线通。旧闻崖石上,甘泉吐其中,春来如醴美,疗疾用多功。用和盐梅饮,长生比葛洪。纷纷好事者,几度觅遗踪,攀跻寻且遍,究属亡是公。惟见峻嶒石,年年黑复红。(崖石时红时黑,说者以为可占地运)。

清代知县罗俊民赋《春水歌》诗云:“澜沧城西红石崖,芙蓉两畔云中开,嵯峨万仞丹砂泼,倒影一线青天来。人传凿石禹之力,我疑岂是五丁壁。上有孤松岚霭间,峭壁竟绝猿猱迹。千溪万谷水总归,遥听吼鲸相怒激,崖旁一脉涓涓流,东风嘘动馨香浮,布谷崖头三月叫,山灵便把馨香收。为此纷纷赏奇者,挈盒携壶邀绿野,临泉汲取若琼浆,调饮谁醉数十单。不内寒衷不疾腹,醴泉玄酒同甘馥,饮余拂拂清风生,解醒且能疗病骨。搜舌本一润精液生,枯肠再浣新诗成。休羡卢仝七碗茶,且看流出蓬莱花”。

[]三、民间传说 

大禹继承父亲鲧治水的遗志,时时想着人民的苦难,为解除华夏的洪水泛滥的灾情。并总结了父亲治理洪水的经验。父亲治水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采用堙障的方法,用息壤来修筑堤坝,使洪水不再横流,可是水性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水积多了,堤坝就垮。大禹为治理洪水,骑着双翼应龙走遍了大江南北,靠应龙的尾巴画地,应龙的尾巴指向哪里,禹就在哪里开凿河川,疏导洪水流向东方的大海。禹骑着应龙治理了北方河川后,应龙的尾巴指向了南方的永北,禹骑着应龙来到永北西关山红石崖后,凭着禹的神力,把龙门峡劈成两段,使处于淹没的澜沧卫县城洪水流畅,开凿了盐塘河、桥头河,形成了南北龙门峡。禹开凿龙门峡的同时,还开凿了盐塘河旁的仙人洞和西关山顶的仙人洞。在红石崖南面的龙门南峡边至今屹立着大禹的石像,虽经风雨冲刷,从三川坝遥看身着古装的禹像石人惟妙惟肖。据《永北直隶厅志》记载:“在旧衙坪城内西北,嘉庆二十年建禹王宫,在大兴街也建有禹王庙”。

另一传说是龙门峡是关圣人为解救百姓常受洪水之灾,用他的神功大刀将龙门峡一劈为二,神力太大,震动了红石崖的垮塌,南峡有一称之为关圣人的“蹬刀坪”,桥头河南山有一“蹬刀坑”,在南峡的大禹像石人下面也屹立着关圣人的石像,人们称之为关圣仙人。

[]四、龙门峡至桥头河地震遗址 

正德六年(1511年)大地震形成的另一遗址是龙门峡至桥头河的遗址。龙门峡,又称石门关。盐塘河流经龙门峡至桥头河全长20余里。龙门两峡对峙,北峡巨峰柱天,南峡稍低。北峡距顶峰10米,有两个巨石石人,传说一个是夏禹,一个是关圣人,从三川坝遥看惟妙惟肖。从龙门峡至桥头河,沿河两岸,悬崖峭壁,山崖如削,壁立千仞,崖石均呈赤黑色。谷深千尺,过去曾有岩羊出没峭壁,令人望而却步。从谷底向上仰望,只看到一线天。南侧峡峰距峰顶百米有一块2千多平方米的平台,称之为关圣人的蹬刀坪,距蹬刀坪千米有一蹬刀坑。南侧峡峰倒塌在蹬刀坪的崖石,奇形怪状,两岸谷底乱石林立,崖石大小各异,甚为壮观。

盐塘河经龙门峡流至十余里,西山关坡下,称为桥头河,至此便是平坝。在两峰的尾部是滇藏川古老的永胜县城至三川坝金官集市的茶马古道必经之交通要道。建有一座盟川桥,旧名永安桥,永远安定之意。形如马鞍,近屯善士杨之梁修。并凿桥端石路及小坡路千余丈,后善士田金镶修善。年久桥将圯,知府袁德达重修,改名盟川桥,有碑记。现盟川桥下侧边虽修建了水泥石桥,但盟川桥仍存,成为名胜古迹之一。

[]五、正德六年大地震形成的西山草海现状 

永胜三川坝,原属金官、梁官区域现在是两乡合并,成为三川镇。南至程海,北抵五郎河。总面积85平方公里,现耕地面积63148亩,属断陷稻水稻冲积土,人口六万余人。清代以盟川、会川、济川之水流经坝内故名。三川历来是永胜的米粮基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统治云南的沐英,在推行朱元璋“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政策中,三川是永胜“寓兵于农”屯军安营扎寨的重地。金官的官仓、郭家营、马军、前所、陈官、吕官、翁官、新营、唐家湾、毛家湾、芮官、梁官镇的马房、西马场、东马场、新营、马伍、东山营等都是元军屯垦的村寨和放马场。乾隆《永北府志》记:“永郡米粮,全赖三川”。从清代至民国,三川历来是官府关注产粮的地区。

正德六年(1511年)强烈的大地震,造成了三川坝万亩良田受灾,西山周围约二十里的良田地震成湖,形成西山草海和九龙潭(即翠湖)多年积水为患,造成粮食欠收减产。尤其夏季水位升高,梁官居民、西山脚下的毛家湾、陆家湾居民出行,还须划船和绕道出行,家畜常年放牧西山。为修复被淹田地,从清代乾隆年间始,进行排涝。乾隆《永北府志》记载:“乾隆十一年知府林绪光动项委教授王仁开挖河尾一百余丈,以泄潴水,渐可种麦。十八年,知府汪筠详请岁修,议以耕种地亩各户出夫岁修”。从清代至民国,地方官府指导不断排涝修复,使受灾面积逐步减少。其尤是解放后,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兴修龙潭水库,改直桥头河,经西山,开挖排水河道,进一步开挖西山草海,排除了积水,恢复了大部分农田。当年二十里草海不复存在,现仍积水的农田不到百亩,有的可种植水稻,有的种莲藕,有的改养鱼塘。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